6月27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發(fā)布“2018廣州日報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下稱“2018學科榜”),這是GDI智庫連續(xù)第三年發(fā)布國內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
“2018學科榜”堅持成果導向,不關注一般性投入指標,通過科學研究指數、人才培養(yǎng)指數、學科聲譽指數和二次評估指數四個維度,對587所高校的90個學科進行科學評價,實現對國內大學學科(不包括藝術類學科)評價的全覆蓋。
什么是4大指標?
科學研究指標
人才培養(yǎng)指標
學科聲譽指標
二次評估指標
科學研究指數對理學、工學和文學學科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進行分類評價,不用同一指標體系評價所有大學學科,拒絕“一把尺子量天下”。
人才培養(yǎng)指數采用求職網站等多渠道就業(yè)數據,包括畢業(yè)生平均薪酬、大學專業(yè)對企業(yè)吸引力和雇主滿意度等四個二級指標,對數據進行加權處理后得出結果。
學科聲譽指數采用國際通用的同行評估手段,向各學科的國內知名學者發(fā)出100000多份學科互評問卷,通過計算得出大學學科聲譽指數。
“2018學科榜”研制團隊組織專家團隊對國內外有影響力的主要大學排行榜進行專業(yè)鑒定,確定其可信度指數,并分別進行5分、3-4分、1-2的分級賦值,綜合加權后確定得分,從而得出“二次評估指數”。二次評估指數能修正“學科排行榜”指標體系可能存在的誤差,同時通過對標進一步確認學科排行榜的科學性。
“2018學科榜”覆蓋國內587所大學,對90個學科進行大數據分析評價,實現國內大學學科(不包括藝術類學科)評價全覆蓋,在評價的高校數量和學科數量上均多于上一年。
現在 小編就帶領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廣東高校一流學科到底花落誰家?
1榜單分析
一般認為,如果排名進入全國前5位被認為跨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進入全國前25位被認為是國內一流學科,進入前50位被認為是國內高水平學科。
以此統(tǒng)計,在學科實力榜上,在擁有世界一流學科(前5)的數量方面,北京大學以39個學科位居第一,清華大學的數量為32個,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浙江大學,擁有世界一流學科(前5)數量為26個。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5)數量分別為16個、14個、13個、12個,擁有世界一流學科數量10個的是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武漢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
從地區(qū)分布來看,在擁有世界一流學科個數(前5)的高校中,北京共有25所高校上榜,數量最多,其它排名靠前省市的數量分別為:江蘇16所,上海12所,湖北9所,陜西、四川都是8所,廣東、黑龍江、天津、遼寧均為5所。
各省擁有世界一流學科個數方面,數量分別為:北京150,上海53,江蘇51,湖北34,浙江28,陜西21,天津20,四川18,廣東17。
2文學類
587所高校中的36所有人文社會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5),學科個數排名前三位的是:北京大學(16)、中國人民大學(13)、南京大學(8)。
129所高校有人文社會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學科(前25),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大學(19),北京大學(18)和中國人民大學(18)并列第二,其次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和武漢大學,均有17個學科。
217所高校有人文社會學科進入國內高水平學科(前50),學科個數分別為: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19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18個,南開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四川大學17個。
在20個納入評估的人文社會學科一級學科中,排名第一的學科數量方面,中國人民大學有11個,北京大學有4個,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和北京體育大學各有1個。
在廣東高校里,華南理工大學位列榜單27次,中山大學位列榜單12次,廣東工業(yè)大學位列榜單8次,華南農業(yè)大學,深圳大學,暨南大學位列榜單4次,廣州大學位列榜單3次,廣東海洋大學,南方醫(yī)科大學,五邑大學位列榜單1次。
上一頁 1 |
求學參考網--廣東招生第一網 招生、廣告合作
Copyright cankao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1094791號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