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熟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_亚洲精品综合欧美二区变态_婷婷五月开心老熟女_久久精品亚洲AⅤ无码

  • WAP手機版 找學校  手機APP  設為首頁
中考快訊

2015年廣州中考考前100天化學復習精華知識

2013/3/19 11:19:02   來源:招生網   閱讀:12458   我要評論 
內容摘要:2013廣州中考化學知識大全---考前100天化學復習精華知識  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1)金剛石、石墨:C  (2)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  (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  (...
2013廣州中考化學知識大全---考前100天化學復習精華知識  

    

    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1)金剛石、石墨:C
  (2)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
  (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
  (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堿、燒堿:NaOH
  (10)純堿:Na2CO3碳酸鈉晶體、純堿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也叫小蘇打)
  (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
  (14)甲醇:CH3OH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離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氣:NH3(堿性氣體)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堿,具有堿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堿)
  (19)亞硝酸鈉:NaNO2(工業(yè)用鹽、有毒)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tài)
  1、白色固體: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tài))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HgO、紅磷▲硫:淡黃色▲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xiàn)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xiàn)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余溶液一般不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鹽和堿):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②堿:藍色↓:Cu(OH)2紅褐色↓:Fe(OH)3白色↓:其余堿。
  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7、有毒的,氣體:CO液體:CH3OH固體:NaNO2CuSO4(可作殺菌劑,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波爾多液)
  三、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堿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堿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堿不溶于水。難溶性堿中Fe(OH)3是紅褐色沉淀,Cu(OH)2是藍色沉淀,其他難溶性堿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CaCO3BaCO3Ag2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堿性氧化物+水→堿)
  初中化學知識總結:化學之“最”42例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1、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15、最早利用天然氣的是中國;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最早運用濕法煉銅的是中國(西漢發(fā)現(xiàn)[劉安《淮南萬畢術》“曾青得鐵則化為銅”]、宋朝應用);最早發(fā)現(xiàn)電子的是英國的湯姆生;最早得出空氣是由N2和O2組成的是法國的拉瓦錫。
  12、常用于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2)磁鐵礦(Fe3O4);(3)菱鐵礦(FeCO3)。
  1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1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
  15、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1)升溫、(2)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恒溫蒸發(fā)溶劑。(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小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降溫、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升溫、加溶質、恒溫蒸發(fā)溶劑)。
  16、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1)工業(yè)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農業(yè)生產中施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19、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1)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shù)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3)極少數(shù)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2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2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2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2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wěn)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25、教材中出現(xiàn)的三次淡藍色:(1)液態(tài)氧氣是淡藍色(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26、與銅元素有關的三種藍色:(1)硫酸銅晶體;(2)氫氧化銅沉淀;(3)硫酸銅溶液。27、過濾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2)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濾紙三層處;(3)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氣體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30、取用藥品有“三不”原則:(1)不用手接觸藥品;(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3)不嘗藥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32、工業(yè)三廢:廢水、廢渣、廢氣
  33、可以直接加熱的三種儀器:試管、坩堝、蒸發(fā)皿(另外還有燃燒匙)
  34、質量守恒解釋的原子三不變:種類不改變、數(shù)目不增減、質量不變化
  35、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的三種氣體:H2、CO、CH4(實際為任何可燃性氣體和粉塵)。
  36、煤干餾(化學變化)的三種產物:焦炭、煤焦油、焦爐氣
  37、濃硫酸三特性:吸水、脫水、強氧化
  38、使用酒精燈的三禁止:對燃、往燃燈中加酒精、嘴吹滅
  39、溶液配制的三步驟:計算、稱量(量。⑷芙
  40、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種元素:O、C、H
  41、原子中的三等式: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
  42、構成物質的三種粒子:分子、原子、離子
  初中化學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堿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堿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堿不溶于水。難溶性堿中Fe(OH)3是紅褐色沉淀,Cu(OH)2是藍色沉淀,其他難溶性堿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CaCO3BaCO3Ag2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堿性氧化物+水→堿)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ǘ、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shù)氣體。
  三、初中化學敞口置于空氣中質量改變的
  (一)質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于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ǘ┵|量減少的
  1、由于揮發(fā)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于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四、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淀,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淀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淀則是鐵離子
 。ㄈ⑾嚓P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1)工業(yè)“三廢”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農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恒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shù)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
  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fā)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一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
  25、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干凈,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36、藥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1)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3)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1)溫度,(2)是否攪拌(3)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三種物質:鐵,水,氧氣。
  41、溶質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

  
  中學化學中常見酸的特性
  1、不穩(wěn)定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H2CO3、H2SO3、HCIO、HNO3(濃)、H4SiO4、氫硫酸(H2S)、氫碘酸(HI)、氫硒酸(H2Se)、氫碲酸(H2Te)等。
 。1)常溫(或微熱)易分解的酸:H2CO3、H2SO3、HNO3(濃)、H4SiO4等。
 。2)見光易分解的酸:HCIO、HNO3(濃)。
 。3)易被氧氣氧化而變質的酸:H2S、HI、H2SO3、H2Se、H2Te等。
  2、強氧化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HNO3、稀HNO3、濃H2SO4、HCIO等,它們的強氧化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常溫下,濃H2SO4、濃HNO3能使Fe、AI等金屬發(fā)生鈍化。
 。1)
  能氧化大多數(shù)的金屬單質(Au、Pt除外)。
  (3)能氧化部分非金屬單質(如S、C、P、I2等)。
  3、強還原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H2S、HI、H2SO3、H2Se、H2Te、H3PO3、HBr、H3ASO3等。
  4、易揮發(fā)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F、HCI、HBr、HI、濃HNO3等。
  5、高沸點、難揮發(fā)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H2SO4、濃H3PO4等。
  6、具有漂白性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CIO、H2SO3等。
  7、具有強吸水性的酸
  這種酸是濃H2SO4,濃H2SO4可作氣體干燥劑。
  8、具有脫水性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H2SO4、濃H3PO4。
  9、能腐蝕玻璃的酸
  這種酸是氫氟酸(HF)。
  10、有劇毒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F、HPO3(偏磷酸)、HCN。
  11、能溶解鉑、金的酸
  這種酸是王水(濃硝酸和濃鹽酸組成的混合物)。
  12、不溶于水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2SiO3、H4SiO4,硬脂酸、軟脂酸、油酸。
  13、能與酸發(fā)生反應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2S、HI、HBr、氨基酸等,H2S、HI、HBr遇強氧化性酸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氨基酸中存在堿性基團氨基(-NH2)。
  14、遇氨氣能冒白煙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鹽酸、濃硝酸、醋酸等,即它們揮發(fā)出來的酸與氨氣反應生成相應的銨鹽(固體)的緣故。
  15、可用于制造炸藥的酸
  硝酸可用于制取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TNT)、硝酸纖維等烈性炸藥。
  16、能發(fā)生顯色反應的酸
  濃HNO3遇含苯環(huán)的蛋白質會顯黃色;苯酚與FeCI3溶液反應生成紫色的物質。
  17、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酸
  甲酸(HCOOH)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18、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的酸
  無機含氧酸和有機羧酸。
  19、與苯環(huán)能發(fā)生取代反應的酸
  濃HNO3、濃H2SO4可發(fā)生此類反應。
  20、能作催化劑的酸
  濃、稀H2SO4、H3PO4、濃鹽酸等,例如濃H2SO4可作硝化反應、酯化反應、水解反應等的催化劑,磷酸是乙烯水化法的催化劑,濃鹽酸是制取酚醛樹脂的催化劑等。
  一、酸、堿、鹽的組成
  酸是由氫元素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鹽酸(HCl)、硝酸(HNO3)
  堿是由金屬元素和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氨水(NH3·H2O)
  鹽是由金屬元素元素(或銨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鈉、碳酸鈉
  酸、堿、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原因:溶于水時離解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二、酸
  1、濃鹽酸、濃硫酸的物理性質、特性、用途
  濃鹽酸
  濃硫酸
  顏色、狀態(tài)
  “純凈”:無色液體
  工業(yè)用鹽酸:黃色(含F(xiàn)e3+)
  無色粘稠、油狀液體
  氣味
  有刺激性氣味
  無
  特性
  揮發(fā)性
  (敞口置于空氣中,瓶口有白霧)
  吸水性脫水性
  強氧化性腐蝕性
  用途
  ①金屬除銹
 、谥圃焖幬
 、廴梭w中含有少量鹽酸,助消化
 、俳饘俪P
  ②濃硫酸作干燥劑
 、凵a化肥、精煉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離解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
 。1)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2)金屬+酸→鹽+氫氣
 。3)堿性氧化物+酸→鹽+水
 。4)堿+酸→鹽+水
  (5)鹽+酸→另一種鹽+另一種酸(產物符合復分解條件)
  3、三種離子的檢驗
  試劑
  Cl-
  AgNO3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及BaCl2
  CO32-
  HCl及石灰水
  三、堿
  1、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用途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顏色、狀態(tài)
  白色固體,極易溶于水(溶解放熱)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燒堿、火堿、苛性鈉(具有強腐蝕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
  用途
 、贇溲趸c固體作干燥劑
 、诨ぴ希褐品试、造紙
 、廴コ臀郏籂t具清潔劑中含氫氧化鈉
 、俟I(yè):制漂白粉
 、谵r業(yè):改良酸性土壤、配波爾多液
 、劢ㄖ
  2、堿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離解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
 。1)堿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酸性氧化物+堿→鹽+水
 。3)酸+堿→鹽+水
 。4)鹽+堿→另一種鹽+另一種堿(反應物均可溶,產物符合復分解條件)
  注:①難溶性堿受熱易分解(不屬于堿的通性)
  如Cu(OH)2ΔCuO+H2O
  2Fe(OH)3ΔFe2O3+3H2O
 、诔R姵恋恚篈gCl↓BaSO4↓Cu(OH)2↓Fe(OH)3↓Mg(OH)2↓BaCO3↓CaCO3↓
 、蹚头纸夥磻臈l件: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fā)生。
  五、酸性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定
  義
  凡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數(shù)非金屬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大多數(shù)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屬氧化物
  凡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數(shù)金屬氧化物是堿性氧化物
  所有堿性氧化物是金屬氧化物
  化
  學
  性
  質
 。1)大多數(shù)可與水反應生成酸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1)少數(shù)可與水反應生成堿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BaO+H2O==Ba(OH)2
  CaO+H2O==Ca(OH)2
  (2)酸性氧化物+堿→鹽+水
  CO2+Ca(OH)2==CaCO3↓+H2O
  (不是復分解反應)
  (2)堿性氧化物+酸→鹽+水
  Fe2O3+6HCl==2FeCl3+3H2O
  四、中和反應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pH
  1、定義: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2、應用:
  (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
 。2)處理工廠的廢水
 。3)用于醫(yī)藥
  3、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pH
  (1)
  (2)pH的測定: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測試液少許,滴在pH試紙上,顯色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溶液的pH(讀數(shù)為整數(shù))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因為溶有CO2)
  pH<5.6的雨水為酸雨
  初中化學酸堿鹽知識歸納
  一、概念:
  1、酸的組成——氫離子+酸根離子
  2、堿的組成——金屬離子+氫氧根離子
  3、鹽的組成——金屬離子+酸根離子
  4、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AB+CD=AD+CB
  5、稀釋濃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斷攪動,使產生的熱量迅速地擴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濃硫酸里。
  6、中和反應——酸跟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二、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口訣:
 。ㄕ齼r)一氫鉀鈉銀,二鈣鎂鋇鋅,三鋁、四硅、五氮磷。
 。ㄘ搩r)負一價:氟、氯、溴、碘;
  負二價:氧和硫。
 。ǹ勺冋齼r):一二銅汞,二三鐵,二四碳,四六硫。
 。ㄔ訄F的化合價
  負一價:氫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錳酸根(MnO4);
  負二價: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亞硫酸根(SO3),錳酸根(MnO4);
  負三價:磷酸根(PO4);
  正一價:銨根(NH4)。
  三、熟記下列反應方程式:
  (一)酸的性質(1)與指示劑反應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2)酸+堿=鹽+水。
  (3)酸+某些金屬氧化物=鹽+水。
  (4)酸+活潑金屬=鹽+氫氣。
  (5)酸+鹽=新鹽+新酸。
  1、鋅跟稀鹽酸反應:Zn+2HCl=ZnCl2+H2↑有氣泡產生,鋅粒逐漸減少。
  2、鋅跟稀硫酸反應:Zn+H2SO4=ZnSO4+H2↑
  3、鐵跟稀鹽酸反應:Fe+2HCl=FeCl2+H2↑有氣泡產生,鐵逐漸減少,
  4、鐵跟稀硫酸反應:Fe+H2SO4=FeSO4+H2↑溶液變成淺綠色。
  5、鐵銹跟稀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紅色鐵銹逐漸消失,
  6、鐵銹跟稀硫酸反應:Fe2O3+3H2SO4=Fe2(SO4)3+3H2O溶液變成黃色
  7、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CuO+2HCl=CuCl2+H2O黑色氧化銅逐漸消失,
  8、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CuO+H2SO4=CuSO4+H2O溶液變成藍色。
 。ǘ〾A的性質:(1)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堿+多數(shù)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3)堿+酸=鹽+水
 。4)堿+某些鹽=另一種鹽+另一種堿
  1、氫氧化鈉跟二氧化碳反應:2NaOH+CO2=Na2CO3+H2O
  2、氫氧化鈉跟二氧化硫反應:2NaOH+SO2=Na2SO3+H2O
  3、氫氧化鈉跟三氧化硫反應:2NaOH+SO3=Na2SO4+H2O
  4、氫氧化鈣跟二氧化碳反應:Ca(OH)2+CO2=CaCO3↓+H2O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5、氫氧化鈉跟稀硫酸反應:2NaOH+H2SO4=Na2SO4+2H2O
  6、氫氧化鈉跟稀鹽酸反應:NaOH+HCl=NaCl+H2O
  7、生石灰跟水反應:CaO+H2O=Ca(OH)2
  (三)鹽的性質:(1)鹽+某些金屬=另一種鹽+另一種金屬。
  (2)鹽+某些酸=另一種鹽+另一種酸。
  (3)鹽+某些堿=另一種鹽+另一種堿
  (4)鹽+某些鹽=另一種鹽+另一種鹽
  1、硫酸銅溶液跟鐵反應:CuSO4+Fe=ZnSO4+Fe鐵表面覆蓋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淺綠色
  2、碳酸鈉跟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3、碳酸氫鈉跟鹽酸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4、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5、硝酸銀跟稀鹽酸反應:AgNO3+HCl=AgCl↓+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6、氯化鋇跟稀硫酸反應:BaCl2+H2SO4=BaSO4↓+2HCl有白色沉淀產生
  7、氫氧化鈣根碳酸鈉溶液反應:Ca(OH)2+Na2CO3=2NaOH+CaCO3↓有白色沉淀產生
  8、硝酸銀溶液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gNO3+NaCl=AgCl↓+Na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9、氯化鋇溶液跟硫酸鈉溶液反應:BaCl2+Na2SO4=2NaCl+BaSO4↓有白色沉淀產生
  四、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五、溶解性表:
 。1)大多數(shù)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揮發(fā)性、濃H2SO4有吸水性。)
 。2)堿的溶解性:鉀、鈉、鋇、銨溶、鈣微溶,其余堿全不溶。
 。3)鹽的溶解性:
  鉀、鈉、銨、硝四鹽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鹽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全溶。
  碳酸鹽除鉀、鈉、銨鹽全溶、MgCO3微外,其余全不溶。
  六、反應條件:
  1、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
  2、金屬跟酸反應的條件——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屬要排在氫前。
 。2)濃硫酸、硝酸跟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
 。3)鐵發(fā)生置換反應時,生成+2價的鐵的化合物。
  3、金屬跟鹽反應的條件——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單質的金屬要比鹽中金屬活潑。
  (2)反應物中的鹽要可溶。
 。3)K、Ca、Na、Ba等金屬跟鹽反應不能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金屬。
  4、鹽跟鹽反應的條件——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
  5、鹽跟堿反應的條件——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氣體。
  七、熟記常見物質的俗稱和化學式:
  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鹽——NaCl火堿、燒堿、苛性鈉——NaOH純堿、蘇打——Na2CO3
  小蘇打——NaHCO3鐵銹、赤鐵礦——Fe2O3赤鐵礦——Fe3O4
  金剛石、石墨——C干冰——CO2冰——H2O
  天然氣(甲烷)——CH4酒精(乙醇)——C2H5OH醋酸(乙酸)——CH3COOH
  八、熟記常見物質的顏色:
  紅色的固體——Cu、Fe2O3、P(紅磷)
  黑色的固體——C、CuO、Fe3O4、FeO、MnO2
  白色的固體——KClO3、P2O5、P(白磷)、CuSO4(無水硫酸銅)、KCl、NaCl等
  暗紫色的固體——KMnO4黃色的固體——S
  藍色的固體——CuSO4?5H2O藍色絮狀沉淀——Cu(OH)2
  紅褐色絮狀沉淀——Fe(OH)3常見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鹽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產生氣體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堿的沉淀
  藍色的溶液——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
  淺綠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xiàn)e2+溶液
  黃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xiàn)e3+溶液
  九、物質的檢驗和鑒別:
  1、檢驗稀鹽酸(或Cl-)——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2、檢驗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3、檢驗CO32-——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
  4、檢驗NH4+——取少量待檢物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適量NaOH溶液并加熱,有使?jié)竦募t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的氣體產生。
  5、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各滴入幾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無現(xiàn)象產生的原溶液是稀鹽酸。
  6、鑒別Ca(OH)2和NaOH溶液——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分別通入CO2氣體(或各滴入幾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Ca(OH)2,無現(xiàn)象產生的原溶液是NaOH。
  ◎補充下列反應方程式:
  1、氫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Cu(OH)2+2HCl=CuCl2+2H2O藍色沉淀消失
  2、氫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Cu(OH)2+H2SO4=CuSO4+2H2O變成藍色溶液
  3、氫氧化鈉跟硫酸銅溶液反應:2NaOH+CuSO4=Na2SO4+Cu(OH)2↓有藍色沉淀產生
  4、氫氧化鈉跟氯化鐵溶液反應:3NaOH+FeCl3=Fe(OH)3↓+3NaCl有紅褐色沉淀產生
  ◎判斷溶液的酸堿性——用指示劑,溶液的酸堿度——用pH來表示。
  01234567891011121314
  中性←酸性增強堿性增強→
  紫色石蕊無色酚酞
  pH<7為酸性顯紅色顯無色
  pH=7為中性顯紫色顯紅色
  pH>7為堿性顯藍色顯紅色
  ◎干燥劑的選擇:
  1、濃硫酸可干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氣體(如:H2、O2、N2、CO)
  ※不能干燥堿性氣體(如:NH3)
  2、氫氧化鈉固體、生石灰、堿石灰可干燥:堿性氣體(如:NH3)
  中性氣體(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
  3、無水硫酸銅固體遇水由白色變藍色,可檢驗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氣。
  一些知識點
  單質:非惰性氣體一般由兩個原子組成:F2,O2,H2,Cl2
  惰性氣體一般由一個原子組成:He,Ne,Ar,Kr,Xe
  化合物:氫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初中化學溶液的酸堿性
  1、顯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硫酸氫鈉、硫酸氫鉀等)
  2、顯堿性的溶液:堿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等)
  3、顯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數(shù)的鹽溶液
  酸堿鹽知識口訣大全
  《酸堿鹽》知識系統(tǒng)性比較強,概念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種類及反應也多,且反應規(guī)律較復雜,同學們學習有一定困難。如果把”。說明:“該章的一些重要內容編成口訣,記憶起來就方便多了。初中化學第八章《酸堿鹽》知識系統(tǒng)性比較強,概念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種類及反應也多,且反應規(guī)律較復雜,同學們學習有一定困難。如果把該章的一些重要內容編成口訣,記憶起來就方便多了。
  1.電離口訣:“電電離離,遇水便離遇水便離”是指酸、堿、鹽在溶解于水時便同時發(fā)生電離,并不是通電后才發(fā)生電離。
  2.酸堿鹽溶液導電原因口訣:“溶液能導電,原因仔細辨,光有離子還不行,自由移動是關鍵”。說明:“光有離子還不行,自由移動是關鍵”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離子,若這些離子不能自由移動,該溶液仍不能導電。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時,溶液才能導電。
  3.濃鹽酸的特性口訣:“無色刺激有酸味,濃酸揮發(fā)成白霧;要問白霧是什么,它是鹽酸小液滴”。說明:若將“它是鹽酸小液滴”改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為濃硝酸的特性。
  4.濃硫酸的特性口訣:“無色粘稠油狀液,不易揮發(fā)把水吸;腐蝕皮膚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說明:“把水吸”是指濃硫酸有吸水性,從而推知濃硫酸可作干燥劑!罢瓷掀つw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膚上沾上硫酸,應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沖洗。而不能象處理其它酸一樣先用水洗。
  5.指示劑遇酸、堿溶液變色口訣:“石蕊遇酸紫變紅,酚酞遇酸影無蹤;石蕊遇堿紫變藍,酚酞遇堿紅艷艷!闭f明:“影無蹤”是指無色酚酞試液遇酸不變色(仍為無色)!笆镉鰤A”、“酚酞遇堿”,這里的堿是指堿溶液。若是不溶性堿,則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6.稀釋濃硫酸的方法口訣:“稀釋濃硫酸,應防酸飛濺,要把濃酸注入水,同時再攪拌”。說明:“應防酸飛濺”,是因為濃硫酸溶于水時會放出大量的熱,如果把水注入濃硫酸里,水的密度較濃硫酸小,會浮在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會使水立即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
  7.硝酸、濃硫酸跟金屬反應口訣:“硝酸濃硫酸,氧化性很強,遇到金屬后,生水不生氫”。說明:“生水不生氫”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氫氣。
  8.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及應用口訣:<1>意義:“金屬位置越靠前,金屬活動性越強!<2>應用:①金屬跟酸的置換反應:“氫前金屬能置氫,氫后金屬不反應!雹诮饘俑}的置換反應:“前面金屬是單質,后面金屬鹽溶液,除去鉀鈣鈉鋇外,置換反應都成立!闭f明:“后面金屬鹽溶液”是指排在后面的金屬形成的鹽必須是可溶性鹽,不溶性鹽不能跟金屬發(fā)生置換反應!俺モ涒}鈉鋇外”是指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最前面的鉀、鈣、鈉及金屬鋇的活性很強,將它們投放鹽酸溶液中時,它們首先跟溶液中的水反應,而不能置換出鹽中的金屬,故應除去這四種金屬。
  9.氫氧化鈉的特性及俗名口訣:“白色易溶并放熱,吸水潮解味道澀。由于腐蝕有俗名:火堿燒堿苛性鈉”。說明:“易溶并放熱”是指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10.鹽和堿的溶解性規(guī)律口訣:“鉀鈉銨鹽硝酸鹽,溶入水中都不見。硫酸鋇、氯化銀,白色沉淀現(xiàn)象明。碳酸鉀鈉銨溶,碳酸鋁鐵影無蹤。要問堿類溶多少,鉀鈉鋇鈣銨中找”。說明:“硫酸鋇、氯化銀,白色沉淀現(xiàn)象明”是指硫酸鹽中只有硫酸鋇不溶,其余都溶;鹽酸鹽(即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銀不溶,其余都溶。“碳酸鉀鈉銨溶,碳酸鋁鐵影無蹤”是指碳酸鹽中只有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銨溶于水,碳酸鋁、碳酸鐵不存在或遇水便分解了,其余都不溶于水。“要問堿類溶多少,鉀鈉鋇鈣銨中找”是指堿類中只有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鋇和氫氧化銨四種堿可溶,氫氧化鈣微溶,其它堿都不可溶。
  1.電離口訣:“電離電離,遇水便離”。說明:“遇水便離”是指酸、堿、鹽在溶解于水時便同時發(fā)生電離,并不是通電后才發(fā)生電離。
  2.酸堿鹽溶液導電原因口訣:“溶液能導電,原因仔細辨,光有離子還不行,自由移動是關鍵”。說明:“光有離子還不行,自由移動是關鍵”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離子,若這些離子不能自由移動,該溶液仍不能導電。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時,溶液才能導電。
  3.濃鹽酸的特性口訣:“無色刺激有酸味,濃酸揮發(fā)成白霧;要問白霧是什么,它是鹽酸小液滴”。說明:若將“它是鹽酸小液滴”改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為濃硝酸的特性。
  4.濃硫酸的特性口訣:“無色粘稠油狀液,不易揮發(fā)把水吸;腐蝕皮膚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說明:“把水吸”是指濃硫酸有吸水性,從而推知濃硫酸可作干燥劑。“沾上皮膚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膚上沾上硫酸,應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沖洗。而不能象處理其它酸一樣先用水洗。
  5.指示劑遇酸、堿溶液變色口訣:“石蕊遇酸紫變紅,酚酞遇酸影無蹤;石蕊遇堿紫變藍,酚酞遇堿紅艷艷!闭f明:“影無蹤”是指無色酚酞試液遇酸不變色(仍為無色)。“石蕊遇堿”、“酚酞遇堿”,這里的堿是指堿溶液。若是不溶性堿,則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6.稀釋濃硫酸的方法口訣:“稀釋濃硫酸,應防酸飛濺,要把濃酸注入水,同時再攪拌”。說明:“應防酸飛濺”,是因為濃硫酸溶于水時會放出大量的熱,如果把水注入濃硫酸里,水的密度較濃硫酸小,會浮在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會使水立即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
  7.硝酸、濃硫酸跟金屬反應口訣:“硝酸濃硫酸,氧化性很強,遇到金屬后,生水不生氫”。說明:“生水不生氫”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氫氣。
  8.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及應用口訣:<1>意義:“金屬位置越靠前,金屬活動性越強。”<2>應用:①金屬跟酸的置換反應:“氫前金屬能置氫,氫后金屬不反應!雹诮饘俑}的置換反應:“前面金屬是單質,后面金屬鹽溶液,除去鉀鈣鈉鋇外,置換反應都成立!闭f明:“后面金屬鹽溶液”是指排在后面的金屬形成的鹽必須是可溶性鹽,不溶性鹽不能跟金屬發(fā)生置換反應!俺モ涒}鈉鋇外”是指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最前面的鉀、鈣、鈉及金屬鋇的活性很強,將它們投放鹽酸溶液中時,它們首先跟溶液中的水反應,而不能置換出鹽中的金屬,故應除去這四種金屬。
  9.氫氧化鈉的特性及俗名口訣:“白色易溶并放熱,吸水潮解味道澀。由于腐蝕有俗名:火堿燒堿苛性鈉”。說明:“易溶并放熱”是指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10.鹽和堿的溶解性規(guī)律口訣:“鉀鈉銨鹽硝酸鹽,溶入水中都不見。硫酸鋇、氯化銀,白色沉淀現(xiàn)象明。碳酸鉀鈉銨溶,碳酸鋁鐵影無蹤。要問堿類溶多少,鉀鈉鋇鈣銨中找”。說明:“硫酸鋇、氯化銀,白色沉淀現(xiàn)象明”是指硫酸鹽中只有硫酸鋇不溶,其余都溶;鹽酸鹽(即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銀不溶,其余都溶。“碳酸鉀鈉銨溶,碳酸鋁鐵影無蹤”是指碳酸鹽中只有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銨溶于水,碳酸鋁、碳酸鐵不存在或遇水便分解了,其余都不溶于水!耙獑枆A類溶多少,鉀鈉鋇鈣銨中找”是指堿類中只有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鋇和氫氧化銨四種堿可溶,氫氧化鈣微溶,其它堿都不可溶。


標簽:廣州 中考 考考 化學 復習 

求學參考網--廣東招生第一網  商務合

Copyright cankao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世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1094791號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