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廣東省教育廳:義務教育民辦學校100%搖號錄取
今天14時,廣東省教育廳在中小學招生入學新聞通氣會上通報了《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義務教育階段對報名人數(shù)超過招生計劃數(shù)的民辦學校,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今年中小學招生有什么重點和變化?我們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幫你劃重點——
焦點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100%搖號
廣東是民辦教育大省,如何禁止“掐尖”爭搶生源?《意見》強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tǒng)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
也就是說,從2020年起,對報名人數(shù)超過招生計劃數(shù)的民辦學校,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辦學層次同時包括小學和初中的民辦學校,應首先通過直升或電腦隨機搖號方式招收本校自愿報讀初中的小學畢業(yè)生,剩余的招生計劃應公開報名,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
《意見》提出,民辦學校電腦隨機搖號錄取的具體實施辦法(或細則)由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制定,由各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組織實施。電腦隨機錄取工作要做到全程錄像,并邀請公證機構人員、紀檢人員、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新聞媒體代表和學生家長代表全程監(jiān)督。地方政府向民辦學校購買學位的入學辦法,由屬地教育部門具體制定。
焦點二: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入學
“教育部多次強調,今年全國所有省、市、縣(市、區(qū))及學校都要把黨中央文件要求落實牢靠,沒有例外,沒有分步,沒有過渡期,不炒作、不爭論。”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創(chuàng)在通氣會上說。
《意見》要求,所有公民辦學校都要嚴格遵守并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guī)定。小學一般采取按地段對口方式入學,初中一般采取按地段對口入學、小學對口直升、或電腦派位搖號等方式入學,實行對口直升的,要按照強弱結合原則合理調配對口直升的初中和小學,保障入學機會公平。
同時,要合理確定招生范圍。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要求,綜合考慮適齡學生人數(shù)、學校分布、學校規(guī)模、交通狀況等因素,采取單校劃片(對口直升)或多校劃片等方式,為每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劃定服務片區(qū)范圍,確保各片區(qū)之間教育資源大致均衡。
《意見》提醒,在對學校原招生范圍進行較大調整時,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審慎論證,提前公告。片區(qū)確定后,應在一段時期內保持相對穩(wěn)定。
焦點三:全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特長生招生是考生家長的關注焦點之一。
《意見》提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學校辦學規(guī)模、辦學條件及省定班額標準等,科學核定各學校招生計劃,于招生工作啟動前1周向社會公布。嚴禁超計劃招生,嚴格控制存在大班額和大校額學校的招生計劃,確保在零增量的基礎上逐步消除現(xiàn)有大班額。
需要注意的是,從2020年起,全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各地不得再核準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長生招生計劃。高等學校附屬中小學校和省、市屬學校的招生計劃須按程序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核準。民辦學校的招生計劃須報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核準。
焦點四:嚴禁“掐尖”爭搶生源
不久前,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對10所中小學違規(guī)招生行為進行全省通報批評,并取消學校2020年全省評先評優(yōu)資格。
長期以來,一些學校開展各類提前招生,“掐尖”選生源,或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jù)的行為屢禁不止,既嚴重擾亂了招生工作秩序,違背教育規(guī)律和青少年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又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意見》明確,嚴禁學校通過舉辦相關培訓班或與社會機構合作提前選拔或特殊培養(yǎng)學生,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夏(冬)令營、研學活動、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jù)或參考,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堅決整治公民辦學校通過面試、面談、人機對話、簡歷材料等方式為依據(jù)的“掐尖”招生、提前招生、違規(guī)爭搶生源的行為,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沖擊。
其中,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原則上面向學校所在縣(市、區(qū))域內招生,無寄宿條件的民辦學校不得跨縣(市、區(qū))域招生,有寄宿條件且需跨縣(市、區(qū))域招生的,由學校所在地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根據(jù)學校申請初核后,報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核準。
“規(guī)范中小學招生入學行為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王創(chuàng)表示,要構建一個“一視同仁、平等發(fā)展、公辦民辦學;ゲ幌碛姓猩貦唷钡牧夹园l(fā)展機制,互不擠兌對方,從制度環(huán)境上形成一種平等的制度環(huán)境,重點解決跨區(qū)域的不折手段的“掐尖”招生等問題,維護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
焦點五:義務教育嚴禁舉辦重點班
《意見》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均衡編班,嚴禁舉辦重點班,包括以特長班、特色班、快慢班、尖子班、興趣班和“奧賽”班、國際班等名義的變相重點班。
義務教育學校在編班時,要嚴格按照省定標準班額要求,以及男女生比例相對均衡原則和隨機原則將男、女學生分配各班,均衡配置各班師資力量,不得按學生成績進行編班,不得為編班進行任何形式的考試或測試。
同時,普通高中學校要根據(j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生選課情況,合理排課編班,科學制訂選課走班指南和課程實施方案,確保課程之間、年級之間的均衡性和學科學習的連貫性。
焦點六:指標到校原則上不設“限制性”分數(shù)線
全省于2020年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實施基于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辦法改革。為此,各地要根據(jù)實際優(yōu)化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制定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指導初中學校健全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機制。
《意見》明確,自主招生對象為具有創(chuàng)新潛質和學科特長的學生,體育、藝術、科技等特長特色類型招生均納入自主招生范圍。各市可給予有條件的普通高中一定數(shù)量的自主招生名額,其中公辦學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的10%以內。
同時,落實指標到校政策,優(yōu)質普通高中學校要安排不低于50%的招生名額,主要按初中學校在校生數(shù),直接分配到區(qū)域內各初中學校(含民辦),并適當向薄弱初中、農村初中傾斜。名額分配招生采用單獨批次、單獨錄取的招生辦法,原則上不得設“限制性”分數(shù)線。從2020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起,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設“限制性”分數(shù)線。
焦點七:嚴禁“人籍分離”“雙重學籍”
去年,“人籍分離”“雙重學籍”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意見》提出,嚴格規(guī)范學籍管理。學校應當從學生入學之日起1個月內為學生建立學籍檔案。學校要嚴格落實學籍管理“一人一籍,籍隨人走”的要求,不得以虛假信息建立學生學籍,不得重復建立學生學籍,不得擅自刪除學生電子學籍信息。對于未經學校批準,不按學校規(guī)定期限到校辦理注冊者,不予以建立學籍。
王創(chuàng)提醒,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學籍工作的核查,及時查處和糾正學籍建檔過程中的不規(guī)范行為,嚴禁“人籍分離”“雙重學籍”等情況出現(xiàn)。
焦點八:保障特殊群體受教育權利
《意見》提出,保障特殊群體受教育權利。
其中,各地要認真落實國家“兩為主、兩納入”要求,強化流入地政府責任,進一步提高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就讀的比例,完善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jù)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持有香港、澳門居民居住證的港澳居民或其隨遷子女來我省接受義務教育的,按照“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原則,平等享受當?shù)仉S遷子女入學相關政策和基本教育公共服務。
加強留守兒童入學管理,全面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檔案并在學籍系統(tǒng)進行標注,準確掌握在校留守兒童信息;保障貧困家庭子女入學,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原則,制訂幫教方案,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做好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招生入學工作。
“違反招生政策和紀律以及擾亂中小學入學招生秩序的行為,對于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單位和學校,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責令主管部門核減招生計劃等處罰措施。”王創(chuàng)表示,對落實中央和國家重大政策不力的,將納入市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視情況分別給予核減分數(shù)或者降低評價等級處理。
_ _ _ _ _ _ _ _
求學參考網--廣東招生第一網 商務合作
Copyright cankao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世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1094791號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