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熟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_亚洲精品综合欧美二区变态_婷婷五月开心老熟女_久久精品亚洲AⅤ无码

  • WAP手機版 找學校  手機APP  設為首頁
廣東校園

“北大學子弒母案”,兇手在中國游蕩三年的原因讓人細思極恐......

2019/4/28 22:30:40   來源:求學參考網az591.com   閱讀:11666   我要評論 
內容摘要:據(jù)新京報報道,4月25日,記者從福州市公安局處獲悉,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經被抓獲。據(jù)接近警方的內部人士透露,吳謝宇于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通過網絡購買,三年來一直在國內活動。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當公民掛失身份證時,只有少數(shù)應用場景能識別是已掛...







據(jù)新京報報道,4月25日,記者從福州市公安局處獲悉,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經被抓獲。據(jù)接近警方的內部人士透露,吳謝宇于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通過網絡購買,三年來一直在國內活動。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當公民掛失身份證時,只有少數(shù)應用場景能識別是已掛失證件,比如公安機關核驗、金融系統(tǒng)辦理業(yè)務等。如果本人持有已經掛失的舊證去乘坐火車、去酒店住宿、去網吧上網等,系統(tǒng)照樣判斷此證“真實有效”。身份證“掛失”成為擺設,在網上,300元至350元即可買一張。



“北大學子弒母案”,兇手在中國游蕩三年的原因讓人細思極恐......


一名上海市民展示兩代居民身份證。(新華社資料片) 新華社發(fā)(賴鑫琳 攝)


居民身份證是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民的重要身份證件。然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了解到,全國每年都有大量居民身份證遺失,其中部分被不法分子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黑色交易,甚至用來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當公民掛失身份證時,只有少數(shù)應用場景能識別是已掛失證件,比如公安機關核驗、金融系統(tǒng)辦理業(yè)務等。如果本人持有已經掛失的舊證去乘坐火車、去酒店住宿、去網吧上網等,系統(tǒng)照樣判斷此證“真實有效”。身份證“掛失”成為擺設,這一漏洞給身份證黑色交易提供了可能。


身份證黑色交易暴露了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識淡薄、身份證相關制度體系待完善以及網絡交易難監(jiān)管等問題。專家建議,加快推動身份證掛失信息的社會共享進程,提升身份證科技含量,不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


文 | 鄔慧穎、史林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華每日電訊”(ID:xhmrdxwx),原文首發(fā)于2019年4月26日,標題為《身份證掛失存漏洞,300元買來就能用,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曾網購30多張》。

1

“被注冊”“被法人”現(xiàn)象頻出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去年我原本準備在一家全國連鎖酒店注冊會員,但客服提醒我,我的身份證已經在該酒店注冊過了?蛇@是我第一次在這家酒店入住,不可能拿身份證辦過會員!苯魇∧喜惺忻襦u怡(化名)告訴記者,她想起自己2017年不慎遺失過身份證,“很可能是被他人冒用了!

 

若說“被注冊會員”還算小事的話,近兩年屢屢爆出的“被法人”事件,則讓遺失身份證的巨大風險和潛在危害備受關注。


從部分地區(qū)公安機關公開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當前身份證遺失現(xiàn)象較為常見——自實施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三項制度”以來,截至2017年4月中旬,陜西省公安部門受理掛失申報20余萬張、丟失招領近1000張,返還200余張;長沙市共受理申報掛失近3萬件,收到群眾撿拾的遺失證件80余張,發(fā)還遺失證件47張。


遺失后的居民身份證,有不少都被他人冒用甚至用于從事不法行為。如今,住酒店、買房、買手機卡、開辦銀行卡、工商注冊等都需要進行實名登記,銀行轉賬也有實名記錄。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遺失身份證,用買來的二代身份證從事不法行為,以便隱藏個人身份,逃避打擊和監(jiān)管。


去年8月,江西省婺源縣公安局網安大隊破獲一起涉及全國多地的買賣居民身份證案件。2018年3月,該局網安大隊在對一起信用卡詐騙案中嫌疑人手機進行勘驗時發(fā)現(xiàn),嫌疑人汪某波的QQ好友中,有一名網名為“向日葵”的男子有買賣身份證件行為。經查,“向日葵”的真實身份為梁某。


梁某被捕后,經審訊及取證查明,從2017年開始,梁某通過百度貼吧、QQ等搜索身份證的信息,添加了多個買賣身份證的QQ群,獲得購買身份證的途徑,然后在朋友圈和微信群或QQ群內發(fā)廣告,有意購買的人再私聊提出需求。


身份證被買賣后,會產生個人隱私信息泄露、金錢損失等后果。河南千業(yè)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賈海紅指出,“近年來,一些遺失、被盜的身份證通過網絡進行非正常交易,身份證丟失后甚至會被他人冒用于辦理銀行卡、信用卡,從事詐騙、洗錢等犯罪活動,不少公民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無緣無故還要去證明‘我不是我’!

2

掛失后仍能正常使用

搜索“sfz”就能買到




自1985年實施居民身份證制度以來,身份證應用逐漸廣泛,但隨著社會動態(tài)化、信息化的加快發(fā)展,身份證丟失、被盜存在被冒用的安全隱患逐漸顯現(xiàn),而這與公民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居民身份證相關制度體系待推進,以及網絡監(jiān)管存有空白等都有關系。


——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識淡薄。據(jù)南昌市紅谷灘新區(qū)某派出所所長介紹,對于群眾遺失身份證的案件,以前有強制要求,補辦的話需要先登報說明掛失,“但是很多人嫌麻煩,覺得增加經濟負擔且耽誤時間,所以現(xiàn)在都是直接來派出所補辦,甚至丟失后不掛失、不補辦,存在‘不用不補,用時再補’的做法!


——身份證相關制度推進相對緩慢。按照公安部規(guī)定,凡掛失的居民身份證,到期或損壞已經換領新證的,其他原因已經換領新證的,原居民身份證均作為無效證件,將通過公安部信息系統(tǒng)推送到相關部門。2015年11月,公安部專門印發(fā)的《關于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提出,將建立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信息系統(tǒng),為社會各用證部門和單位提供居民身份證掛失信息核查服務。


但鄭州大學社會治理河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馬闖博士表示,雖然公安部門已與鐵路、民航、通信等管理部門互聯(lián),但未完全互通,跨部門間碎片化治理現(xiàn)象仍然存在,且很多場景不具備聯(lián)網核查條件。


此外,江西省贛州市公安局戶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技術問題,我國現(xiàn)行二代居民身份證即使掛失,其電子芯片仍然可以識別,信息依然可用,登報聲明也只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免責聲明,免除因他人冒用證件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網絡空間存有監(jiān)管“灰色地帶”。在婺源縣買賣居民身份證案件中,辦案民警介紹,梁某一般都是通過二手交易平臺進行銷售,熟人、?筒扇≈苯游⑿呕蛑Ц秾氜D賬的方式交易。2017年以來,梁某通過此方式,以每張400元至600元不等的價格,賣出居民身份證100多張。


去年年底,記者在某社交軟件上搜索關鍵詞“sfz”,即出現(xiàn)了10余個名為“sfz”的買賣身份證聊天群和個人,記者隨機找到一人并向其提出購買身份證的要求后,他回復是價格在300元至350元,交完定金50元即可開始購買。隨著國家對身份證非法買賣打擊力度的加大,交易行為轉向更為隱秘的方式。

3

避免遺失身份證成為“隱形炸彈”




記者了解到,針對買賣身份證、冒用他人身份證等問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有明確規(guī)定,對打擊身份證黑色交易具有較強的威懾作用。然而,盡管法律規(guī)范并不缺位,針對身份證的非法交易依然猖獗。想要徹底整治這一違法亂象,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減少買賣身份證情況的發(fā)生,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加快掛失申報信息系統(tǒng)社會共享進度。馬闖認為,目前公安機關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公民身份信息系統(tǒng)和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系統(tǒng),在技術上,人證合一核驗技術也已經成熟,但這些系統(tǒng)目前只與鐵路、民航的數(shù)據(jù)對接,他建議,加快實現(xiàn)大范圍社會用證單位與公安部門的數(shù)據(jù)對接工作,推動掛失信息的社會共享,方便用證單位迅速發(fā)現(xiàn)持證者是否存在冒用行為,盡可能減少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提升居民身份證科技含量。“被法人”“被注冊”等問題都是因為遺失身份證仍然可用的原因,專家建議提升身份證及相關系統(tǒng)的科技含量,例如身份證掛失、注銷、補辦后,能夠使原身份證失去效力,信息無法讀取,這樣才能讓身份證“掛失即失效”實至名歸,并推廣電子身份證的應用范圍。


——提高用證單位人證一致的審核責任。賈海紅等認為,非法買賣、冒用身份證問題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在于相關用證單位沒有完全落實人證的一致性比對,個人信息審核、驗證不嚴謹,建議落實用證單位人證一致的審核責任,若發(fā)現(xiàn)其存在包庇犯罪分子冒用身份證的情況,應加大懲罰力度并予以社會公布,起到威懾作用。


——發(fā)揮社會力量參與身份證等失物招領工作。從事義務失物招領工作多年的楊金偉建議,可以培育、扶持并授權專業(yè)的社會力量協(xié)助公安等有關部門搭建跨行業(yè)、跨部門、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失物招領平臺,收集、登記、保管、招領、上繳等事務性工作和失物招領平臺的運行維護和數(shù)據(jù)的采集、整理、查詢和共享等工作。


延伸閱讀:


身份證被冒用,后果有多嚴重?該怎么辦?人民日報調查發(fā)現(xiàn)…


你丟過身份證嗎?身份證丟了怎么辦?遇到這些情況要及時處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北大學子弒母案”,兇手在中國游蕩三年的原因讓人細思極恐......

朱慧卿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ID:rmrbwx),原文首發(fā)于2019年3月18日,標題為《身份證被冒用,后果有多嚴重?該怎么辦?人民日報調查發(fā)現(xiàn)…》,不代表觀點。

1

黃女士未注冊公司,卻被列入偷逃稅款黑名單




莫名其妙“被法人”


今年1月15日,江蘇南京市的黃女士一早出發(fā)趕往上海浦東機場,準備飛往加拿大看望在那里讀書的女兒。出關時,她卻被告知不準出境。原因是黃女士作為某公司法人偷逃稅款,北京市稅務局上報信息,限制其出境。


從未注冊過任何公司的黃女士一頭霧水,只能通過電話向北京市稅務局核實。北京市稅務局工作人員告知黃女士,她于2016年3月在北京市密云區(qū)太師屯鎮(zhèn)注冊成立了北京驛鑾廣告有限公司,該公司不久前因偷逃稅款被密云區(qū)稅務局處罰,作為法人的黃女士被列入偷逃稅款黑名單。要想申訴,只能去公司注冊所在地的市場監(jiān)管部門和稅務部門。


黃女士這才想起,自己在2015年底丟失過一次身份證,之后及時補辦了。這次被告知曾經注冊公司,應該與丟失的身份證有關。


1月17日,黃女士到達密云區(qū)太師屯鎮(zhèn)。太師屯鎮(zhèn)工商所了解相關情況后,建議黃女士到北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調取該公司注冊時的所有材料,然后找一家鑒定機構做簽名的筆跡鑒定,最后將公司注冊材料、身份證遺失補辦材料、筆跡鑒定材料等交送工商所等待結果,但也說不準什么時候能辦好。


黃女士又打電話向密云區(qū)稅務局咨詢,工作人員告訴她:“我們只認市場監(jiān)管部門的注冊信息,只有經市場監(jiān)管部門查證,確實不是你自己開的公司,撤銷注冊信息后,才能按照程序更正限制出境的信息!


之后,黃女士前往北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拿到了北京驛鑾廣告有限公司的《內資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上面顯示自己是法定代表人,注冊資本為500萬元,還有自己的“親筆簽名”。在第四頁上,還附有黃女士的身份證復印件,正是她之前丟失的那張身份證。


“我從來沒見過這份申請書,更沒有聽說過這家公司,這個簽名也不是我的,一切都來得太突然,太奇怪了!”雖然一肚子委屈,黃女士也只能回到南京,著手收集相關材料,并找到南京康寧司法鑒定中心申請做筆跡鑒定!皟H做一次筆跡鑒定,就得花費近3000元,前后還要等一個多月時間,要辦的事兒全耽誤了!


3月7日,黃女士拿著筆跡鑒定等一系列材料,再次來到太師屯鎮(zhèn)。鎮(zhèn)工商所工作人員檢查了材料,并做了筆錄,之后讓黃女士回家等待消息,預計一個多月能辦理成功。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類似事情最近太多了,我們也在向上級部門反映,共同探索一個方便快捷的解決辦法!


即便如此,黃女士還是憂心忡忡,因為通過上網查詢,她發(fā)現(xiàn)自己名下還有兩家與北京驛鑾廣告有限公司有關聯(lián)的企業(yè),都在天津,不知未來是否還會給自己帶來類似困擾。


近期,市場監(jiān)管總局在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將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完善“寬進嚴管”的舉措。目前,市場監(jiān)管總局已經完成“全國企業(yè)登記身份管理實名驗證系統(tǒng)”建設,同時正在抓緊研究制定關于“撤銷登記”和“強制注銷”的管理辦法,切實解決身份被冒用騙取注冊登記的問題。


提 示


要盡量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一旦丟失,身份證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若發(fā)現(xiàn)類似“被法人”事件,應先向公安機關報案,再盡快持相關資料去所在地區(qū)的市場監(jiān)管部門和稅務部門辦理證明手續(xù),盡早與無關公司撇清關系。


各地政策有所不同,辦理相關手續(xù)時應注意地域性,提前了解相關政策。

2

楊先生用第三方軟件購買火車票后無法注冊官方賬號




12306賬號“被注冊”


楊先生計劃乘火車去西安辦事,卻因此遇到了煩心事。之前買火車票都是家人幫忙,他總覺得不方便,這次就想自己注冊一個賬號,于是下載了“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當輸入身份證號碼進行賬戶注冊時,系統(tǒng)彈出一個提示頁面:“該證件號碼已被注冊!睏钕壬制婀,因為自己之前并未用身份證號碼注冊過“鐵路12306”的賬號。


提示頁面還顯示:“請確認是否您本人注冊,‘是’請使用原賬號登錄,‘不是’請持該證件原件到就近的辦理客運業(yè)務的鐵路車站辦理被搶注處理,完成后即可繼續(xù)注冊,或致電12306客服咨詢!睏钕壬@才知道,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已經被別人搶先注冊過了,但自己完全不知情。


抱著滿腹疑問,楊先生撥打了客服電話咨詢,客服人員回復道:“您登錄一些鏈接平臺或旅游時出示過身份證號碼,都可能導致身份證信息泄露!痹瓉恚@是楊先生身份證信息泄露所致。


客服人員還說:“我們不建議用除官方途徑以外的渠道注冊賬號,您可以回憶一下曾經通過什么途徑購買過火車票!


楊先生詢問家人,家人說,之前一直是用“攜程旅行”手機客戶端買票的,使用過楊先生的身份證號碼。


打開“攜程旅行”的火車票服務,楊先生發(fā)現(xiàn)頁面下方有一份《火車票信息服務協(xié)議》,點擊查看詳細內容,該協(xié)議是“上海順途科技有限公司與用戶就火車票代為購票、查詢、退票、改簽、12306賬號注冊及授權托管使用等火車票信息服務所訂立的合約”。在“第一條 服務描述”下的第一則中,該協(xié)議便聲明,當用戶使用該平臺提供的火車票信息服務,包括向鐵路官方網站或授權代售點進行查詢、購票、退票、改簽、候補等操作時,“如您未注冊12306賬號或需12306網進一步認證且繼續(xù)使用服務,您同意并委托和授權我司使用您的身份要素包括您已提供的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及生物識別信息等信息為您提供12306賬號代為注冊和代您申請認證的便捷服務。”


也就是說,在使用“攜程旅行”提供的火車票相關服務之前,用戶已經認可該協(xié)議相關內容,即同意將身份證號碼等相關信息提供給該平臺,用于代為注冊12306賬號。楊先生恍然大悟,自己的身份證已經在“攜程旅行”上注冊過賬號,所以無法在“鐵路12306”上正常注冊。


提 示


如遇到類似情況,可下載最新版“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在頁面下方“我的”欄目中找到“注銷賬戶”,選擇注銷賬戶原因后即可清空與自己身份證號碼關聯(lián)的所有平臺的注冊信息,之后再重新注冊12306賬號,即可正常注冊。


一旦注銷成功,原12306賬戶將無法被找回。


3

北京工作的齊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還“受雇”于新疆一公司




個稅信息“被任職”


“我都沒去過這家公司,怎么就成了他家的雇員?”


今年初,為了申報填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北京市朝陽區(qū)的齊實(化名)下載了國家稅務總局開發(fā)的“個人所得稅”APP。令他驚訝的是,在“任職受雇信息”中,除了他的工作單位,還有一條名為“霍爾果斯萬眾歡騰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的受雇信息。


“我從未在這家公司任職,也從未接受這家公司任何形式的酬勞!饼R實感到很困惑,“我的信息是不是被人盜用了?”


與齊實類似,不少人都在查詢個人任職受雇信息時,發(fā)現(xiàn)自己“被任職”了!靶畔@示,我已經在一個公司任職大半年了,我卻完全不知道”“我都不知道自己任職這么多公司了”“莫名其妙就被雇用了,還是2018年9月入職的,那個時候我正在家里休產假呢”……一些網友描述了自己的經歷。


“自然人APP端自動出現(xiàn)任職受雇單位,而自己又完全不知情,存在信息冒用嫌疑,該怎么辦?”


在國家稅務總局12366納稅服務平臺上,該問題已被列為“熱點問題”,并有相關解釋:“只要該公司給您做過雇員個人信息報送,且未填報離職日期的,該公司就會出現(xiàn)在您‘個人所得稅’APP的任職受雇信息中!


記者獲悉,如果是曾經任職的單位,可以在“個人所得稅”APP個人中心的任職受雇信息中點開該公司,然后在右上角點擊“申訴”,選擇“曾經任職”。稅務機關會將信息反饋給該公司,由該公司在扣繳客戶端軟件中把人員信息修改成離職狀態(tài)即可。如果是從未任職的單位冒用,應選擇“從未任職”,把情況反饋給該公司的主管稅務機關,由稅務機關展開調查。


“您點擊申訴后,‘個人所得稅’APP相關任職信息將不再顯示。后續(xù)處理結果會通過‘個人所得稅’APP主頁的消息提醒反饋給您,敬請留意!


實際上,發(fā)現(xiàn)自己“被任職”的第一天,齊實就進行了申訴。記者在其申訴詳情頁面看到,齊實的申訴類型為“從未任職”,受理稅務機關為“霍爾果斯經濟開發(fā)區(qū)稅務局稅源管理科”,目前申訴狀態(tài)為“已受理”。


“希望這個問題能快一點兒解決!”齊實說。


提 示


若為曾任職單位,可在“個人所得稅”APP個人中心的任職受雇信息中點開該公司,在右上角點擊“申訴”,選擇“曾經任職”。稅務機關會將信息反饋給該公司。


若為從未任職的單位冒用,應選擇“從未任職”,把情況反饋給該公司的主管稅務機關,由稅務機關展開調查。


4

莫讓群眾證明“‘我’不是我”




最近,社會上對居民身份證信息泄露問題比較關注,主要集中于各種匪夷所思的后果:無法注冊12306賬號,莫名其妙“被法人”“被董事長”,不知情受雇于某企業(yè),等等。不少人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無緣無故要花許多時間、精力、財力證明“登記的‘我’不是真的我”的問題。


誠然,這類事件的源頭,一方面是持有者沒能很好地保管自己的身份證,一旦丟失,意味著信息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然而,我們顯然不能將身份證信息泄露的責任全部甩給群眾。造成信息泄露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可以確定的是,群眾自己并不想泄露信息,更不想惹來諸多后續(xù)麻煩。


在處理類似事情上,公共服務部門應當承擔起更多責任。最基本的便是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如“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推出“注銷賬戶”功能,有效防止用戶權益受到其他可能的損失,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更進一步,當群眾遇到身份證信息泄露問題時,公共服務部門不應僅僅限于事后尋求解決辦法,這終究是被動服務。針對如何化被動為主動,提前堵住漏洞,防患于未然,應該做更多的工作。例如,鑒于最近“被法人”事件時有發(fā)生,市場監(jiān)管部門是否可以暫停提供持他人身份證代為開辦公司的服務,以此杜絕不法分子通過不法渠道獲取信息牟利的可能。


當事件涉及多個部門時,處理起來更為棘手。有時不得不跑來跑去,傷透腦筋,付出代價。不同部門之間應加強溝通協(xié)調,明確各自職責,建立聯(lián)動機制,盡可能及時、便利地解決群眾的這一煩心事兒。


標簽:北大學子弒母案 


 找學校


關注廣東招生在線




  

相關評論
本類推薦

求學參考網--廣東招生第一網  商務合

Copyright cankao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世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1094791號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