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來臨,這樣一個時間段,對于很多孩子來說,既可以是一個完成彎道超車的時間段,也可能是一個被人超過的時間段。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亦或是老師,我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這個社會,你以為你自己很努力的時候,放眼望去,才發(fā)現(xiàn)有更多的人比你還要努力。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是一對雙雙考進清華的女雙胞胎姐妹花學霸焦宇晨、焦宇曉的故事。建議轉(zhuǎn)給孩子看看。
下面是焦宇晨、焦宇曉回母校的演講內(nèi)容:
大家好,很榮幸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對學習生活的感悟。
成功離不開拼搏,人生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學習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只有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換來最后的成功。下面我們簡單地談幾點。
在學習上,沒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真正的成功都是積累的結(jié)果。
超常發(fā)揮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未來寄托在那渺茫的希望上,因為高中三年我們是在拿自己的青春下賭注,我們不敢輸,也輸不起。
不要說什么“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盡100%的努力”,即使是0%的希望,也要盡120%的努力。
不堅持到最后,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功。只要高考交卷鈴聲還沒有響起,任何一個人都有創(chuàng)造奇跡的機會。你只要拼盡了全力,即使最后失敗了,也不會留下遺憾,而不會后悔。因為即使重來,你還能怎么樣呢?
現(xiàn)實一點說,竭盡全力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跨入清華和北大的大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jīng)歷與成長軌跡,是難以比較的,再加上太多的運氣與偶然,結(jié)果是否如人意往往難以預(yù)料,我們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要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義無反顧,風雨兼程。我們相信一切付出都會有回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現(xiàn)在有些同學,一點也不愿多付出,每一份付出,他都期待等量的回報;還有一些人,淹死在沒有回報的痛苦的漩渦中。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我們需要的是一種破釜沉舟的勇氣與決心。
別說為5%的收獲付出90%,即使是0%,你敢不敢說,我心甘情愿,無怨無悔;你敢不敢繼續(xù)拼,繼續(xù)賭。如果你有這樣的氣魄,那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前進的步伐。
不忘初心
不管發(fā)生什么意外,不忘初心,始終如一。
可能有很多事情會干擾你,但你自己要堅定,不松懈。
比如,每次從外地比賽或培訓回來,如果是在上學期間,我們從來不會先回家,而是下了車,就直接去了教室;每個大年三十,我們吃完了餃子就看書;大年初一當鞭炮聲響起的時候,我們還在做題。
除了要輸液,我們沒請過一天的病假,即使是輸液,我們也會在輸完液之后立即趕到學校,哪怕還有最后一節(jié)課;有時在外出培訓的路上,我們也依然在看書。
在清華,大多數(shù)人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現(xiàn)在想來,這一切貌似很瘋狂,難以堅持,但有些路,走過了就不覺得有多么曲折;有些苦,咽下了就不覺得有什么滋味。一些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在當事人看來,也不過就是平平。這樣的生活,開始是約束,后來是習慣,最后是麻木。
因為有信念的支持,你只會向著你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奔跑,不知疲憊。不是只有學霸才具有這樣的能力,任何人都有,只要進入了那個狀態(tài),你就會理解他們的世界。三年,說說很長,過過卻很短。人的潛力總是無窮的,你不去激發(fā),就永遠不可能超越。
拼搏無悔
永遠不要說你已經(jīng)盡力了。
軍訓的時候,有時早餐只有5分鐘,時間最緊的一次,我們只有20分鐘的時間,這20分鐘,要從操場跑回宿舍,騎車大約5分鐘的路程,吃完晚飯,換好衣服并集合完畢。我們沒有時間抱怨,只能立刻投入行動,結(jié)果我們都做到了。
有人說,清華學生身上有一種讓人十分敬畏的精神力量,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目標放棄任何誘惑。那里人人騎的都是飛車,走路都像小跑。
在路上少有步行的人,大家都行色匆匆。上課時間幾乎沒有學生在外面走動?荚嚽皫字,兩個圖書館,六個教學樓,幾乎每個教室都有人自習。
清華校園很美,是全球十大最美校園之一,是亞洲唯一一所入選的學校,可惜那里的學生沒時間欣賞。
可能你會認為他們很傻,你可能覺得自己只需上一所普通的大學,過一種平淡的生活。但幾年后,你一定會后悔,不是因為你過得不夠好,而是因為你想起,你從來沒有過那樣的青春,沒有過那樣的激情與拼搏。
沒有被汗水洗禮過的青春是不圓滿的,沒有燃燒過激情的人生是飽含缺憾的。
高考在人的一生中越來越不占有決定性地位,你收獲的不僅是高考成績,更是那一段哭過、笑過、失望過、欣慰過的歲月。我們的高中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精彩。
相互促進
現(xiàn)在回想初中、高中的六年,如果沒有對方,很可能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相互踩著對方的肩膀,我們才爬到了今天的高度。
作為雙胞胎,看到對方奮筆疾書,你怎么能放松得心安理得?除了拿起課本,你沒有選擇。在我們的心中,對方始終比自己水平高。不是我們想爭個高下,是從小,就有人要把我們比個高下。
每次考試后,成績偏低的那個人都會更加努力地學習,想盡一切辦法擠出更多的學習時間,這給另一個人帶來深深的危機感。于是我們的學習時間越來越長,效率越來越高。記得初二的周末,我們一天只能學五六個小時,后來逐漸增加到七八個小時。
初二的暑假就學到了十個小時。上了高中,干脆取消了休息的時間,一天學到了13個小時。我們的注意力逐漸轉(zhuǎn)移到成績上,高分對我們有極大的吸引力,與分相比,電視、電腦、手機、iPad對我們?nèi)紱]有誘惑力。
日復一日,我們進入了麻木的狀態(tài),覺得這樣緊張的生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身處其中,也不覺得無聊或乏味。與別的孩子不同,我們時刻都了解自己的對手在干什么,與對手的差距時刻逼迫我們保持緊張。這根弦,一繃就是六年。
六年里,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我們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對方。這是真正的雙贏。
不一樣的假期
假期不是用來休息的,是用來反超的。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很多人贏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輸在了假期。
下面是我們一個假期的生活:早晨起床后,吃過早飯就開始了一天的學習。除了吃飯、上廁所以及飯后簡短的休息,我們從早到晚都不會離開我們的學習桌。
從數(shù)學到物理,從化學到生物,開學前,看著四本帶有三種顏色標記的《教材全解》以及反復琢磨過的課本,我們感到的是假期過得充實的踏實與驕傲。
當然,假期中不僅是做題,也有我們自己安排的單元測試,每一個測試成績不過85的單元都需要重新來過。
全解上沒有測試題了,我們就跑到書店“蹭書”,只做不買,直至過了85,我們才會進行下面的單元。
這一切努力都不會白費,開學以后,我們沒有接受新知識的迷茫與痛苦,一切都已那么自然。這看似很恐怖,但對大部分清華學子,卻是那么真實。
看看那些連作業(yè)都沒完成或最后抄完的同學,你就明白一個假期會造成多么大的差距。很多時候一個人的領(lǐng)先不是因為他比別人多長了個腦子,而是因為他與別人早已不在一條起跑線上。
時間和效率
提高成績無非就是靠時間和效率。
下面向你們展示一下我們高中在校的一天。
到校后,立刻進入緊張狀態(tài),從書包里拿出書來,就開始了一天的學習。一個上午,除了上廁所和跑操,我們基本不會離開自己的凳子,也不會和其他同學有過多的交談。下午和晚上也一樣。
對我們而言,一天只有四節(jié)課,上午、下午、晚自習和回家后的自習。你可能看不起那些零碎的時間,但下面的數(shù)字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讓我們來算一下。
9個課間90分鐘,中午飯后午睡前大約30分鐘,上午放學等車以及在車上的時間大約40分鐘,下午2:10之前大約15分鐘,晚飯后大約35分鐘,共3.5小時,比一個晚自習的時間還長!
還有,平時走路快一點,邊走邊思考下一步的學習計劃或不懂的題,吃飯、睡前不磨蹭等,都可以節(jié)省出不少的時間。那些晚上熬到一兩點,自以為自己很努力的同學,請問問自己,白天這些時間是否充分利用了?
你是否在跑操后只顧盡情的休息而忘了學習?是否在期末考完后只期待著放假而丟開了課本?如果這些時間你不能好好地把握,那你晚上熬到再晚又有什么作用呢?
也有一些同學可能覺得自己也沒有浪費時間,一天到晚一直坐在那里,但成績依然不理想。
那是因為你沒有時刻保持緊張。既然坐在那里,就要向你坐在那里的每一分鐘要效率,比如課間,同樣是10分鐘,有人做了5道題,有人可能只做了2道題,假想一下,如果把它放到自習課上,你能做多少,如果把它放到考場上,你又能做多少。
很多人坐在那里真的只是坐在那里,這樣即使你在那坐一天,又有什么意義呢?
基礎(chǔ)不牢,地動山搖
很多同學相信“題海戰(zhàn)術(shù)”,覺得題做的越多越好。
不錯,我們承認“題海戰(zhàn)術(shù)”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對每一個人都管用。
有人基礎(chǔ)知識都還沒記住,基礎(chǔ)題還沒吃透,就忙著去刷題,追求弄懂一些很難的題以炫耀自己的水平與智商,殊不知,一個不牢的基礎(chǔ),會讓你在關(guān)鍵時刻功虧一簣,全盤皆輸。
即使有些同學,在最后的?贾校瑧{借題海戰(zhàn)術(shù)占有了一席之地,也多半會在高考的時候被打回原形。不要指望高考所有的題型你都刷過,總還會有你沒遇到過的問題。基礎(chǔ)知識才是以不變應(yīng)萬變的法寶。做題練的是能力而不是記憶。機械地背題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不要因為題太簡單就放過,特別是對于學奧賽的同學,不要覺得課余時間少就舍不得拿出時間做簡單題。
像你們這樣的學生,更需要一個扎實的基礎(chǔ),不要對一輪復習抱太大希望,你可能根本沒有一輪復習的機會,要爭取一遍成功,不要給自己留后患。
也有很多同學不愿意做改錯這樣枯燥、毫無挑戰(zhàn)性的工作。他們覺得他們會了就萬事大吉了。其實會做根本不管用,分數(shù)才是硬道理。
再一個拉開我們差距的就是課堂。
在這種事上,不要過于自信。不要覺得自己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不要看不起老師強調(diào)的那些貌似愚蠢的錯誤。相信自己不會犯錯的人其實恰恰是犯錯的人。你我都是智商再普通不過的人,不可能輕易避開大家常犯的錯誤。
相信你的老師,不要整天牛氣沖天,自命不凡,看不起老師,看不起同學,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這樣的人可能學得不差,但永遠不會是最后的贏家。
所以說149與150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如果你總是有那樣的心態(tài),那你永遠無法跨越149的坎。
不要以為那樣就是自信,自信并不是相信自己已經(jīng)學得足夠好,而是相信自己可以學得更好。
獨立思考
清華大學飯桌上有這樣的話:“只要方法正確,總會有突破瓶頸,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那為什么有些同學看起來付出了很多,卻成績平平?是不夠聰明嗎?是缺少天賦嗎?
不,那都是借口。部分人之所以這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思考和回顧的重要性。他們要么一天到晚忙著做題,要么一天到晚忙著問題,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了大量的表面功夫,自己確實很累,但沒有絲毫效果。
因為他們永遠在接受別人的思想,沒有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樣的人只是“紙老虎”,題目一旦發(fā)生變化,就現(xiàn)出了原形。
隨著年級的升高,題目的增多,他們會不堪重負,越學越吃力,最終往往會歸結(jié)于自己太笨了而放棄。
遠離借口
有的人不愿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他們從來認識不到自己錯了。
每次考完試,他們總會有找不完的客觀理由。比如考完試一想就明白了,但當時就是沒反應(yīng)過來;我本來想改這個答案,但后來想來想去還是沒改;我本來寫對了,后來又改錯了;收卷前我發(fā)現(xiàn)這個題錯了,但我來不及改了;只寫錯這么點,扣這么多分;我只是過程不嚴謹,結(jié)果是對的,但老師沒給我分.......
還有人考完就改分,說這個地方不該扣,那個地方也不該扣;為什么我們寫的一樣,我被扣分了而他沒有等等等等,往往還說的那么理直氣壯,或很委屈。
其實這些全都是借口。有的時候考得不理想確實是有偶然因素,但偶然中一定有必然,一味的尋找偶然因素就會忽略必然因素。
不要永遠把錯誤的原因推得離自己遠遠的,說我沒有錯,是運氣不好。如果你真的都是對的,那你怎么還有進步的可能性呢?
還有一種借口,說我都會,只是粗心,說的還很自豪,但我們的老師告訴過我們,那根本不是粗心,那是學藝不精的表現(xiàn)。
縱使你有一萬個理由,在高考面前,他們也統(tǒng)統(tǒng)與不會做題等同。至于發(fā)燒、缺少睡眠這樣的理由,在高考前也同樣可能出現(xiàn),但高考絕不會因為你個人而推遲一分鐘。趁著年輕,對自己狠一點,不要太嬌嫩了。
更有甚者,居然抱怨老師教得不好,但你知不知道或許老師對你的付出比你自己都多。
我們的化學老師為我們整理題目,曾經(jīng)到凌晨四點,你什么時候?qū)W到過凌晨四點?做作業(yè)做到十二點,你都會抱怨作業(yè)太多,老師太狠,甚至覺得做不完理所應(yīng)當;英語老師曾在考試前幫我們整理寫作句型,連晚飯也沒有來得及吃,語文老師常常早上五點起床,給我們上早自習;物理老師每個早自習都會準時到校為物理貧困戶補習物理,有些同學卻嫌麻煩,覺得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時間,但老師這樣做真的是為了你們好,你們能否進入理想的學府。
在你擔心沒有回報而不敢為自己付出的時候,他們沒有猶豫就全身心地投入了這場戰(zhàn)斗;你說你很累,但你最多只要堅持三年,而你的老師卻已不知這樣過了多少個春秋,跟他們相比,你有什么資格說你累。
也許他們的教學方法并不適合你,也許他們給你布置了很多作業(yè),打亂了你原本的計劃,你有權(quán)利放棄這些,但你沒有權(quán)利埋怨他們。
老師也是人,也會犯錯誤,他們可以原諒你在強調(diào)了100次之后再101次犯同樣的錯誤,為什么你不能理解他們沒有強調(diào)到某一個考點,批錯了某一道題?懷有一顆感恩之心,他們就會成為你進步的動力,助你成功。
彌補弱科
在高考的戰(zhàn)場上,最致命的弱點就是偏科,下面我們就這個問題,談一下我們的感受。
首先,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主抓語數(shù)外,其余各科齊頭并進。如果出現(xiàn)薄弱的科目,要及時補救。比如,在高一的時候,我的英語比較薄弱,英語甚至有一次考到了120。在班主任的提醒下,我在假期開始補習。
那一陣,我每天拿出六個小時學習英語,僅一個暑假,我背了15篇英語作文,背完了必修五到必修九的所有單詞,做了近50篇完形填空,近250篇閱讀理解。開學后,我的英語成績提高了20多分,真正告別了英語弱科的歷史。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短板效應(yīng)”,其實總成績往往不取決于你的優(yōu)勢科目,而取決于你的劣勢科目。有人可能每一科都不是年級最高,但總成績照樣排第一;有人可能在某一科發(fā)揮格外突出,但一門排名總不過百的學科就讓他永遠與第一絕緣。
高中生活的“苦”與“樂“
我們既沒有感到高中生活很苦,也沒有感到很快樂,因為有那個信念的支持,我們關(guān)注的是“這樣是不是已經(jīng)很好了?”“怎樣才能更好?”
我們不會因為很苦就放棄付出,也不會因為學習快樂才心甘情愿的努力。因而,“苦”與“樂”對我們而言,并不那么重要。況且,我們也不覺得高中是苦海無涯,付出總會有回報,只不過有時回報來得晚了點。
學習的樂趣主要是拼搏的樂趣。比如,做出難題的興奮,琢磨出好學習方法的激動,一天過得充實的驕傲。學與玩相比當然是苦的,所以,建議大家不妨掐掉玩的念頭,一心學習,不給自己退路,也就無所謂“苦”與“樂”,你自然會“苦”中找“樂”。
假期8個高效學習的訣竅
面對學業(yè),家長們總是一邊心疼孩子,一邊繼續(xù)鞭策孩子努力學習。
最近,有位同學跟老師聊天,說已經(jīng)開始了暑期補課,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很滿,但感覺學習效率并不高,弄得自己很累,進步卻不明顯。
可見,不只是家長著急,孩子自己也知道,假期不是用來休息,而是用來反超的,但具體的學習方法,卻不是人人都能掌握。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間,只隔著“方法”二字。
今天和大家分享假期8個高效學習的訣竅,每天兩個小時,能讓孩子利用好暑假時光,高效學習,打好基礎(chǔ)!
1
和孩子協(xié)商,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一到暑假,孩子很容易把學習拋在腦后,開啟“吃吃喝喝—玩玩睡睡”的模式。如果真的這樣,學習可就耽誤啦!要知道,班里成績好的孩子們,署假可是依舊在學習!
家長應(yīng)當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有規(guī)律地鞏固生活作息時間。比如每天堅持讀一篇文章,練習一頁字帖,誦讀一首古詩文,謄抄一篇好作文……這些都是對孩子有益處的。
家長要督促孩子制訂并執(zhí)行學習計劃,在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或獎勵。下附一張暑期學習計劃表,供大家參考:
合適自己的計劃,才是最好的。
如果孩子的計劃總是不能執(zhí)行,那么說明最大的問題不是計劃能力,而是毅力。
建議:
1.假期伊始,先來仔細想想,這個假期最想在哪方面有收獲?是單詞量的突飛猛進,還是語文素材的積累,還是數(shù)學基礎(chǔ)的鞏固?選一個最想要的目標,然后進行分解。
2.給孩子些小獎勵。當天的計劃若能執(zhí)行,不妨在下周的計劃表里安排看一場電影。周計劃能執(zhí)行,和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一個獎勵措施,選他最喜歡的。
3.遇到變動時怎么辦?寫下每天最重要的六件事。重要者先行。
2
必要的復習
復習,永遠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會復習的人,年級越高,成績越受影響。一個學期過去,孩子的期末成績往往能反映出他的基礎(chǔ)知識掌握情況。為了更好地迎接新學期,家長應(yīng)當及時幫助孩子梳理學習漏洞,幫助孩子把學習基礎(chǔ)打扎實了。
建議:
1.復習要及時。不及時的復習等于重新學習。學任何一種新知識的當天晚上,一定要進行復習。
2.復習切忌動眼不動腦。走馬觀花的瀏覽只能加深機械的記憶,更重要的是進行思考。
3.復習和建立知識網(wǎng)絡(luò)可結(jié)合起來。復習一節(jié)時就建立一節(jié)的知識網(wǎng)絡(luò),復習完一章,這章的網(wǎng)絡(luò)自然也清晰了。
3
預(yù)習新課,跨越新學期第一步
在復習完之前學習內(nèi)容后,如果有富余的時間和精力,還可以預(yù)習一些新學期的內(nèi)容,提前梳理知識脈絡(luò),掌握一些基礎(chǔ)知識……這無論是對新學期取得好成績,還是幫助孩子樹立學習興趣和信心,都是很有幫助的。
預(yù)習,并不僅僅意味著假期報一個輔導班,提前學新學期的知識。養(yǎng)成主動預(yù)習的習慣,開學后也要堅持下來。
但是,不能為了趕進度,把預(yù)習變成學習甚至練習。適當掌握一些基礎(chǔ)知識即可,畢竟新學期開始后,還是要跟著老師的課程進度學習的。
建議:
1.首先選擇適合自己的預(yù)習方法。
2.哪怕一開始做不到最好,重要的是要去做。
3.預(yù)習效果怎么檢測?
①試著對所預(yù)習的內(nèi)容提幾個問題;
②試著復述。
4
做好讀書筆記和摘要
當孩子養(yǎng)成了每天讀一篇好文章的習慣時,不妨讓他做好讀書筆記和摘要。最好是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摘錄一些自己認為好的句子、詞語,對一些感悟比較深的語段可以做批注,寫寫自己的心得體會,可以是一兩句話,也可以是一篇讀后感。長此以往,無論是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都會有所提升。
建議:
1.小說、名人傳記、詩歌……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文體即可。
2.在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3.學會選擇課外閱讀書籍、報刊,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精神世界。
5
掌握閱讀步驟及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方法
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等讀書方法。
①學會閱讀的一般步驟:
初讀,了解全文大意,劃生字、新詞。運用工具書認字、釋詞,了解題目與內(nèi)容的關(guān)系。
再讀,帶著“寫的什么”和“怎樣寫的”兩個問題熟讀,讀后分段寫出段意。精讀。抓住重點段落和重點詞語細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②學會讀懂不同類型文章的方法:
閱讀時,必須依各類文章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閱讀寫人的作品,先要弄清“寫了誰的什么事”,接著抓住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品質(zhì),掌握作者是怎樣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特征,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質(zhì)的。
再如,閱讀故事,先弄清時、地、人、事,以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其次弄清事情詳細經(jīng)過和活動的重要場面;再次,總結(jié)“表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前段時間,給大家推薦了暑期書單(高考作文指明語文考試風向標!閱讀量決定一切!附各年級暑假書單),今天,葉子老師又給大家整理了高效讀書的技巧,詳見今日推送的第二條:都說閱讀量很重要,但你真的會讀書嗎?
6
養(yǎng)成高效習慣
磨蹭、低效是學習的天敵。作業(yè)總要拖到最后一刻才開始。寫會作業(yè),喝口水,再休息一會……體會一下高效的習慣。你會玩得更開心,學得更開心。
建議:
1.從半個小時開始練習,在這段時間內(nèi),只專心做一件事情,譬如做一篇數(shù)學卷子,或者看一本書。
2.把所有可能造成誘惑的東西收起來,或者干脆換個環(huán)境。舒適的家不是最適合學習的場所。
3.如果連半個小時都無法堅持,是不是會對自己很失望呢?想想失敗的感覺,再想想成功堅持的感覺,遇到誘惑時做個正確的選擇。
求學參考網(wǎng)--廣東招生第一網(wǎng) 商務(wù)合作
Copyright cankao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世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ICP備11094791號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