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型科學類腦力真人秀節(jié)目——《最強大腦》第六季完美收官,一名來自廣東潮汕的弟仔眾望所歸地捧起了“全球腦王”獎杯,他,就是鄭林楷。
鄭林楷捧起了“全球腦王”獎杯。
在《最強大腦》節(jié)目的比賽中,鄭林楷一路“過關(guān)斬將”,在國際賽中更是出戰(zhàn)三場,屢屢收獲不凡的成績?倹Q賽中,鄭林楷與隊友配合默契,以3分10秒的驚人速度將立方體拼接成功,戰(zhàn)勝國際隊,讓全國觀眾為之沸騰,也為他贏得了“全球腦王”的稱號。
“鄭林楷取勝的兩局
都是很難
不可思議的兩局
當之無愧腦王”
這是節(jié)目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對鄭林楷的點評。
今年19歲的鄭林楷祖籍揭陽,出生于潮州,初中、高中均在汕頭就讀,目前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一名大二學生。他告訴記者,參加比賽對他最大的收獲,是“成長”。
“全球腦王”揭曉視頻。來源《最強大腦》官方微博
評價褒貶不一讓他收獲成長
比賽結(jié)束后,鄭林楷返回到校園繼續(xù)專業(yè)學習,但他的生活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蜂擁而至的媒體采訪,還有來自校園內(nèi)陌生同學們的友好招呼。
“感覺還是懵的,而且還有了自己的粉絲!
對于自己的“成名”,這位外表看來起纖瘦斯文的男生坦言“仍在習慣中”。
“全球腦王”的獎杯。
鄭林楷告訴記者,自己以前看過《最強大腦》節(jié)目,中學的時候也曾和競賽班的同學一邊看節(jié)目,一邊嘗試著把題目改編成信息學比賽的題。于是某一天,當他在宿舍樓下看到了《最強大腦》海選活動海報時,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在本季《最強大腦》11萬名報名者中,鄭林楷入選百強,并取得排名第三的成績。在總決賽中,無論是團隊精神、抗壓心態(tài),還是推理和記憶能力,他都表現(xiàn)得非常出彩。但鄭林楷坦言,在比賽初期自己也曾因追求速度而失誤,最后是戰(zhàn)隊隊長給予他復活機會,才不至于止步比賽。
但這一細節(jié)卻在網(wǎng)絡上收到一些負面評價,一度影響了他的心態(tài)。
“正是這些聲音,讓我更快地成長!边@名陽光青年很快就將網(wǎng)友們的質(zhì)疑轉(zhuǎn)化為比賽的動力。
“他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出戰(zhàn)的次數(shù)也是最多的,只要有他出戰(zhàn),我們就有了主心骨!敝袊鴳(zhàn)隊隊長魏坤琳在節(jié)目中毫不吝嗇于對鄭林楷的贊美。
其他選手也時常發(fā)出“太強了!”“太快了!”的感嘆。
鄭林楷比賽過程視頻。來源《最強大腦》官方微博
鄭林楷獲得“全球腦王”稱號。
在校期間一半時間在機房度過
鄭林楷的出色表現(xiàn),離不開他自中學時期積極參加競賽所積累起來的豐富經(jīng)驗。他告訴記者,從初中到高中,他參加過的編程競賽“數(shù)不清”了,幾乎每一年都可以拿到獎項,“算是一直有緩慢進步吧”。
2014年,鄭林楷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金山中學后,得到學校重點教育和指導,他又“扎”進了他喜愛的編程學習中,并曾以選拔賽第一名的成績?nèi)脒x廣東省代表隊,獲得清華大學降至一本線錄取的自主招生資格。
“金中是我編程突飛猛進的地方,在這個學習氛圍濃郁又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環(huán)境里,我學習得十分開心,而金中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機房三年的高中生活,在校時間幾乎一半在機房,一半在教室、宿舍度過!编嵙挚缡钦f。
據(jù)金山中學的老師介紹,高二時,鄭林楷和競賽班的另一名學生蔡逸熙,曾花了一周時間,幫助學校教務處設計了《智能平衡分班》軟件,將人工智能算法運用到軟件中,將學生的生源學校、各科成績等非常均勻地分班,各班平均分差能小于0.1。這套軟件至今仍在使用。
鄭林楷回到校園,被師弟們圍著要簽名。
高三時,鄭林楷提前獲得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錄取。原本可以輕輕松松度過最后一學期的他,卻堅持每天都參加晚自修,經(jīng)常泡在學校的電腦室,熱心輔導信息學競賽班的師弟師妹們。即便是高中畢業(yè)后的寒暑假,他也會自帶行李回母校,充當信息學夏令營“教練”,輔導師弟師妹。
“每個人身上都有與眾不同的地方”
鄭林楷的母親林麗貞接受采訪時曾說,兒子取得“腦王”獎杯是他自己付出了努力的收獲。她告訴記者,鄭林楷自小學習就很自覺,而且記憶力方面比較好,喜歡挑戰(zhàn)難題。他們就“投其所好”,買一些書籍給他補充知識,買練習題讓他練手。
從初中到高中,鄭林楷在全國多項編程比賽中獲獎,但這也意味著他在正常課業(yè)的學習時間減少了。如何平衡學習和競賽?鄭林楷認為這需要兩邊都花精力。
簡言之
就是要勤于動腦
不要太懶
不管是寫作業(yè)、復習功課,還是準備信息競賽,鄭林楷都力求集中精神,讓效率最大化。他建議平時多玩一些益智類游戲,或者多鉆研一些事物,學習能力自然而然就會上升。
“學習的時候要讓自己更主動、認真
不要被其他因素所干擾
在此基礎(chǔ)上
再去思考一下效率怎么提升”
在學習上,鄭林楷倡導“先努力,再談效率”。
“許多人會跟著老師的步子去復習
因為這樣比較穩(wěn)妥
但我更傾向于用自己合適的學習方法去復習
效果更好”
鄭林楷說自己不缺效率,但一直都需要努力。
鄭林楷回到母校,與師弟們合影。
還有半個多月就是全國高考,對于即將面臨高考的學子,“全球腦王”會有怎樣的寄語?
“每個人都是普通的
因為厲害的人也就那么幾個
每個人又是不普通的
因為自己身上總會有與眾不同的地方
不要因為一時的普通
而否定了自己的可能性
每一種體驗都會帶給自己不同的收獲
所以要多多嘗試、多體驗”
鄭林楷說,用他微博置頂?shù)奈恼碌淖詈笠痪湓拋砑顜煹軒熋谩?/span>
“榮譽只代表過去
奮斗才能成就未來”
目前還在讀大二的鄭林楷用這句話鞭策自己。未來他將把更多精力放在學業(yè)上,儲備更多專業(yè)知識,收獲更多的精彩。
對話
“榮譽代表過去,奮斗成就未來”
記者:通過《最強大腦》認識的這么多人中,關(guān)系最好的和最欣賞的人是誰呢?
鄭林楷:關(guān)系最好的應該是“俞神”(俞辰捷)吧,我們在百強的時候先認識了。他也參加過競賽,我挺佩服他所取得的成績,特別是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這個含金量特別足。我沒有“最”欣賞的人,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各個方面的強項或者說特點,我都挺欣賞。
圖片來自《最強大腦》節(jié)目組。
記者:此次參加節(jié)目有遺憾嗎?
鄭林楷:在鏡頭前哭算遺憾嗎?要是我稍微有點鏡頭感,應該會憋住(不哭)的,但最后還是沒忍住自顧自地哭了。還有的遺憾就是在一些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各種失誤,挺遺憾的。
記者:你覺得發(fā)揮最好的一場比賽是哪一場?
鄭林楷:這里的“最好”如果定義為比預期高的話,我覺得肯定是國際賽最后一場,發(fā)揮應該是最能稱得上是奇跡的一場。其他比賽一直都是穩(wěn)扎穩(wěn)打,像“迷宮尋寶“和“拿破侖的四色噴泉”等,在準備比賽的時候已經(jīng)有九成把握了。最后一場比賽最沒把握,但贏得最漂亮。
記者:什么時候?qū)幊坍a(chǎn)生興趣的?
鄭林楷:這要說起我為什么參加競賽班了。初中的時候我數(shù)學成績還挺好,而競賽班要求數(shù)學必須學得好,所以我就在想自己是不是適合競賽,于是報名編程班嘗試一下。一開始還抱著能不能編一下游戲的心態(tài),后來進入競賽班才知道這和編游戲有點遠,但是也挺好玩的,對個人思維有挑戰(zhàn)性,我就把編程當作純粹的思維游戲來玩了。
記者:如何突破訓練的“興趣瓶頸”?
鄭林楷:我覺得我沒有“興趣瓶頸”,反而是興趣一直支撐著我。高一高二能連續(xù)十幾天,每天起床去機房,全天十幾個小時都在那里打代碼,一直練到晚上才回去睡覺。競賽以來,我都不覺得很累,可能這就是興趣吧。
中學時期,鄭林楷于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連續(xù)4年獲得全國信息學聯(lián)賽一等獎;
2015年,獲得廣東省信息學重點中學邀請賽二等獎、廣東省信息學奧賽決賽二等獎;
2016年,獲得廣東省信息學重點中學邀請賽一等獎、廣東省信息學奧賽決賽一等獎;
廣東省隊選拔賽以第1名入選廣東省代表隊;
獲得亞洲及太平洋地區(qū)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賽區(qū)金牌、國際銀牌(第1名);獲得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編程)游戲編程全國對抗賽16強;獲得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決賽銀牌。
2017年,奪得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哈爾濱站冠軍、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西安賽區(qū)冠軍。
2018年,獲得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東亞洲大陸子賽區(qū)EC-Final季軍。
求學參考網(wǎng)--廣東招生第一網(wǎng) 商務合作
Copyright cankao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世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ICP備11094791號 聯(lián)系我們